社会科学毕业论文答辩稿(社会工作论文答辩稿(4)
然后大家都哈哈一笑,大家说到小伟的时候都笑着说:“小伟上学花了那么多钱,父母去广东打工给他挣学费,现在跟我们有什么区别呢!都一样,然后就哈哈大笑。”
实际上小伟也听到了这些议论,心里不以为然,父母脸上却感到无光,觉得小伟好歹也是上了个大学,怎么进工厂做流水线工人呢,见到小伟的时候也是满脸疑惑和不满。
父母也说:“小伟,你去流水线做工人,那你跟没上大学都没什么区别,你为什么不去做一个办公室白领呢?吹着空调又不风刮太阳晒,又不用出力,这流水线工人有什么干头?”
小伟说:“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为我上学花了许多钱,但是现在大学生的普及率还是比较高的,我学的学校和专业也不是一拔尖的学校和专业。
加上质量管理专业也必须到生产的第一线,我从流水线工人做起也没有什么不对啊,要不了多长时间我就能做到流水线的线长。
再说了,咱们家这么穷也没有什么积蓄,这两三年我想挣点钱,然后回家看有什么项目能做,再者,你们岁数也大了,也能照顾你们。”
但是父母听着小伟这样说,貌似也有道理,心里依然和其他村民看待,就这样,在父母和其他村里人的异样的目光下,小伟也不为所动,按照自己的节奏走下去。
就这样过了两三年,小伟也由流水线工人做到了主管。一个月工资也挣到了8000块钱。就像小伟所说的一样,这个时候他学会分析了自己的未来,到底应该怎么做?
是回老家,还是在南方地区,一辈子打工,十年之后的自己的样子,还是这个样子?我的人生到底往哪里去?我到底该怎么办?小伟用大学学到的方,来分析自己,剖析自己。
上大专到底有没有用?在你人生的某个时刻,你的知识和积累一定会帮助你做出内心需要的选择。而且有能力支撑你这种选择,帮你把梦想实现。
2、就这样,小伟在南方地区打工三年,积蓄也有十五六万。有着十五六万的积蓄,小伟说,在家能干点啥,小伟在我们村里有几个要好的朋友,他们年年种大棚蔬菜。
过年回到老家的时候,几个穷哥们儿、穷兄弟在一块儿侃大山,喝大酒、吹大牛。这几年种菜的几个兄弟,虽说天天忙忙碌碌,风风火火,但也没挣到什么钱,只图了个热闹和养家糊口。
由于我们老家是蔬菜之乡,整个县城都喜欢种大棚蔬菜,但是往往都是随大流,别人种啥我种啥,所以价格往往撵不上市场的变化。
小伟这几年也留意蔬菜的市场价格,和留意家乡兄弟们种菜的做法。怎么种蔬菜怎么管理蔬菜?怎么管理,田间怎么浇水,怎么耕地,怎么施肥。
小伟把这些问题都和一帮兄弟们探讨,兄弟们都说,种菜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只要你按照时令去做,吃苦耐劳,保证菜能养得很好。
但最主要的是销路和市场变化,谁能把控的准呢?加上自己也没有什么文化,对于市场变化,市场需求,连概念都不知道是啥,只不过都是人家种啥,我种啥。
这种随大流的种法,往往会追着市场的尾巴走 ,基本上挣不到什么钱。小伟也知道这是种菜农民们的弱点。所以他就积极研究市场变化。
然后,小伟回到了家,经过市场的仔细研究和对市场变化的把控。小伟觉得按照大葱的市场周期规律来看,该涨一波。
所以他就号召一帮穷兄弟们。除了种一些时令的大棚蔬菜之外,把许多承包的土地全部种上了大葱。小伟也不例外,承包了50亩田地,全部种上大葱。
因为这蔬菜管理,田间管理,浇水施肥,小伟有一帮穷兄弟们帮忙,加上小伟也是农村出身,干农活根本就不在话下。拖拉机旋耕机,摩托车,三轮车啥都会开。
偏偏凑巧的是那一年的冬天,刚入冬的时候,市场大葱批发价一下子涨到了2块5一斤,按照一亩地8000斤到12,000斤的产量,一亩地能卖20000到25,000。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小伟今年承包了50亩地大葱。按照2万块钱一亩来算,将毛利润达到100万。但是到后来大葱还是一直大涨。
随后全国各地的大葱批发商们都赶到我们县去收购大葱,很多大葱批发商都给小伟老板说好话,说要全部收购他的大葱,按照25,000块钱一亩。
最后,小伟感到市场大葱的涨价已经到了顶峰,打算全部出手,最后小伟的大葱按照28,000块钱一亩地,全部批发给,到我们县城收购大葱的全国大葱批发商们。
想想一亩地28,000块钱,50×28,000是多少钱呢?是140万块钱,一亩地的成本包括包地成本,灌溉成本,人工成本,田间管理成本全部加起来是3000块钱。
文章来源:《新疆社会科学》 网址: http://www.xjshkx.cn/zonghexinwen/2022/1213/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