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新疆智库专家吕文利—— 操纵人权高专访华(2)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子倩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在吕文利看来,美西方鼓噪、操弄涉疆问题,是出于打压中国的政治目的,西方媒体由此用“阴间滤镜”审视新疆,给新疆贴上种种恶毒的标签。凭借在国际舆论领域的优势地位,西方国家大肆鼓噪、丑化、抹黑新疆,这是美西方的一贯伎俩。西方部分学者、媒体、智库和政客在炒作涉华人权问题上形成联动,反复搅动国际舆论场。
与此同时,美国国会去年通过的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即将在下周(6月21日)生效,届时美国将以类似说辞禁止进口新疆产品,豁免条件是“有明确证据证明有关产品并非强迫劳动的产物”。有分析认为,为配合美国这项以“人权”为幌子、基于谎言的法案生效,未来一段时间内,个别国家和政客恐将加大对涉疆议题的政治操弄和经济霸凌。七国集团(G7)峰会6月底也将在德国举行,届时美西方极可能再次借机鼓噪涉疆话题。
“巴切莱特并没有得出西方国家想要的‘新疆实施种族灭绝'的结论,也没有使用西方舆论炒作的所谓‘拘留营'等表述。美西方利用巴切莱特访华抹黑中国的企图落空,他们并不甘心。”吕文利分析说,近年来,美西方打“新疆牌”的力度明显加大,编织“强迫劳动”“强制绝育”“种族灭绝”等荒谬论调,在联合国机构围堵攻击中国,并以“强迫劳动”为由对新疆和中国其他地区开展制裁。随着中西方关系发生一些变化,美西方持续通过涉疆问题抹黑丑化中国,这成为美西方对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5月底结束访华,一些西方国家和政客似乎打起了新一轮“新疆牌”——美英等国频繁施压巴切莱特,要求其尽快公布涉疆人权报告;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跳出来附和,对新疆人权状况表达所谓“关切”;上周,欧洲议会在短短一周内出台两项所谓“涉疆报告”和“决议”,首次给新疆贴上“种族灭绝”标签的同时,呼吁欧盟禁止进口“涉嫌强迫劳动的中国商品”。香港《南华早报》分析指出,虽然欧洲议会的相关动议没有法律约束力,也不会改变欧盟的官方立场,但这被视为欧洲议会态度和情绪的表达。
6月6日,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自己也承认,美国85%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依赖中国,相关供应链贯穿整个新疆地区。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说,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不太可能阻碍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相反,美国企业必须确保它们进口的材料符合美国政府的命令,这无形中增加了美国企业的负担。
本报北京6月15日电
当地时间5月12日,瑞士日内瓦,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乌克兰问题特别会议上发表讲话。人民视觉供图
对于美西方紧抓涉疆议题不放的原因,美国政府的一些官员已经表述得很清楚。2015年,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前翻译埃德蒙透露,美国根本不关心新疆人民,他们宣称“新疆屠杀折磨少数民族”,是为了达到扰乱新疆的目的。2018年,美国政府前高官威尔克森承认,美国想破坏中国的稳定,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新疆制造动荡,煽动维吾尔族群众从内部搞乱中国。2021年,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经济政治部时任负责人、领事葛明希与安德鲁·希拉在一场酒会上向来宾透露,美国政府希望美国商人能够理解,新疆没有问题。其实美国政府也很清楚这一点,但利用新疆来炒作“强迫劳动”“种族灭绝”和攻击人权问题是一种“角力”,也是一种“有效手段”,最终目的是让中国政府“彻底深陷泥潭”。
文章来源:《新疆社会科学》 网址: http://www.xjshkx.cn/zonghexinwen/2022/0617/798.html